金融专栏

濮阳市政府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务要闻 >> 濮阳要闻

我市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成效明显

序号:1000002018  索引号:J0001--2021-03273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网站发布:2021/11/24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采取创新举措,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探索科技金融融合,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全力推进深化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综合改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

2019年起,中央财政通过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约20亿元,支持一定数量的试点城市。试点期限暂定为3年。经过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等6部门连续2年的不懈努力,我市于2021年7月获得试点称号,得到上级财政奖励资金5000万元。

为加快试点城市建设,我市出台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市金融工作局联合相关部门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实施“861”金融暖春行动,组织召开10余次银企对接活动,240余家企业参加对接活动。截至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22.53亿元,较年初增加170.12亿元,同比增长15.1%。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将需市级层面解决、有融资需求的115家企业纳入主办银行工作机制,为每家企业确定主办银行和金融服务专员,并根据企业经营、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分层面解决问题。针对重点企业,多次召开企业融资专题会议,现场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设计“租金贷”、“银团贷”、供应链金融等创新融资模式。截至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已为63家企业发放贷款6.26亿元。

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线上线下创新型信用贷授信产品,企业无须提供抵押物就可办理。推出“科技贷”组合抵押贷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缺少抵押物的难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深度融合,进一步探索开展“专利+商标权”质押融资模式。截至目前,全市11家企业通过质押67项专利和12项商标权,签订11笔贷款协议,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14亿元,新增贷款金额已超2020年全年总量。全市累计123家企业通过质押697项专利和24项商标,实现质押融资贷款10.62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完善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和作用,真正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助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金融超市、信用服务、过桥资金、政策宣传等四大功能建设,入驻18家金融机构、8家类金融机构,上线金融产品124款,注册用户108959户,授信1159笔15.3亿元,放贷1118笔13.6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