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要闻
6月18日,我市召开2021年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相关部门领导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我市在2020年度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档次。
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我市突出科技引领,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成全省首家食品安全溯源监管综合平台,率先实现了市、县、乡三级监管一张网,将24373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余万种预包装食品全部纳入溯源监管范围,做到了源头可控、去向可溯、问题可查、责任可追,打造了濮阳“智慧监管”样板。具体来说,我市在全省率先研发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平台,全市9526家餐饮企业、1189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100%实现“明厨亮灶”;在全省首家推行食品流通领域“一品一码”,使溯源监管更加精细化、科学化;为12家粮食收储和加工试点企业配备170余台(套)信息监管设备,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粮食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市;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点7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我市严格监管执法,持续保持打击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20年,我市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学校食堂、“春雷行动”、滥用违禁农兽药、“昆仑2020行动”等专项整治,强化食品安全问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食品安全领域违法案件897起,移送公安机关31起。公安机关共立案45起,刑拘14人,逮捕12人,移送起诉34人。在冷链食品监管方面,检查商超、农贸市场16.42万家次,餐饮单位45.95万家次,检查冷库、电商等1.57万家次,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10102批,办理一般程序案件75起。
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人民检察院等5部门相关负责人就网络订餐的监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案件查办、进口冷链食品的辨别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