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2024年濮阳法治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序号:1000011122发布机构:濮阳日报社公开形式:主动公开公开时限:常年公开网站发布:2025-03-12

2024年,濮阳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为促进濮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强化使命担当,扛牢法治政府建设政治责任。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心走实。加强统筹谋划,将法治政府建设写入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抓牢“关键少数”,深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重大问题专项行动质效,展现了法治政府建设新气象。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906项、县级14943项,市县两级不见面审批事项比例达99.6%。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县两级认领监管事项主项3392项,市本级监管事项主项覆盖率为67.34%。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12827家企业授信363.76亿元,信用放款108.4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归集“双公示”信息31.9万余条,位居全省前列;帮助企业办理信用修复1659件,完成信用修复994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濮阳市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真抓实干推动营商环境再出发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设立“企业法治体检中心”,创新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沉浸式政务服务体验,打通营商环境梗阻点70余个。

健全行政决策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贯彻落实。持续规范法制审核,加强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材料合法性审查。完善备案审查机制,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科学推动良法善治,《濮阳市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出台《濮阳市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濮阳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建立行政立法咨询专家库,聘任专家28人。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创新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印发《濮阳市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回访制度》,在全国首创备案审查回访制度;修订完善《濮阳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试行)》,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督。

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17件、政协委员提案469件;加强干部离任、财政预算执行和收支情况、政府投资项目等事项的审计;各级政府依法接受司法监督,依法履行生效判决和裁定,认真办理司法建议。实现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常态化,市本级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率100%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行政复议应诉质效,出台《濮阳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濮阳市行政案件败诉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三公函两告知一报告”制度;出台《濮阳市贯彻实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责任分工》,举办首次行政复议听证观摩会,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濮阳市在全省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完善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印发《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濮阳市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召开府院联动会议2次、工作专题会议3次,推动濮阳市涉党政机关未履行生效判决案件10件实质性化解。健全多元纠纷化解体系,采用“3+X”模式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全业务、一站式”服务,受理援助案件6143件,办理公证7857件;常态化开展“践行‘枫桥经验’助力平安濮阳”人民调解专项行动,调解各类纠纷31267件。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印发《濮阳市贯彻落实〈河南省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实施方案》,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扎实开展法治宣传,认真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推动“八五”普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传播濮阳法治文化,召开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推进会,协助河南广播电视台拍摄《古今探法》专题节目,弘扬濮阳优秀传统法治文化。